最近有消息传出来赢在策略,说中国打算向巴基斯坦购买双座枭龙JF17B战斗机。这事儿听着挺新鲜的,毕竟以前都是咱们卖飞机给巴基斯坦,现在居然反过来了,感觉有点“倒反天罡”的意思。那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,可能性有多大呢?
美国那边有个军事观察报道说,巴基斯坦正在向中国推销双座枭龙,而且已经和中国方面进行了接触。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,中国这边也确实做了一些探讨和论证。这么看来,巴基斯坦推销这件事儿应该是真的,但咱们到底买不买,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。
不过,从咱们的需求上来说,买双座枭龙这事儿,还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。有些朋友就问了,如果真需要的话,枭龙不是咱们自己参与研制的吗,怎么还得从巴基斯坦买呢?这算不算出口转内销啊?其实真不能说是。因为枭龙本来就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一起研发制造的,现在巴基斯坦管着最后的组装生产,还有销售的事儿,咱们国家这边已经不自己生产枭龙啦。我们现在的角色,更像是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支持和主要系统、部件的配套商。所以,如果咱们真的还需要枭龙,那自然就得从巴基斯坦进口了。
有分析就说了,如果中国采购双座枭龙,那主要可能是用作教练机。大家想,现在我们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在不断扩张,现有的教练机体系确实有点跟不上了。我们现在的战斗机飞行员训练,还是初中高三级训练体制。初级阶段主要用螺旋桨教练机,承担飞行基础科目训练;中级阶段主要用教练8,这飞机已经服役很多年了;高级阶段呢,就以教练9和教练10为核心了。学员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部队,要进行型号改装,这时候主要就得靠对应的双座型飞机或者教练10这样的高级教练机来完成。
教练10这飞机确实挺厉害的,它能模仿出四代、四代半战机,甚至五代机的一些性能特点,现在海空联合训练的时候,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。不过呢,这飞机价格不便宜,维护起来也得花不少钱,而且目前装备的数量还不多,所以想要完全替代教练9这些老型号飞机,还有点困难。这就导致高级训练环节有点“过度不足”赢在策略,就是说训练强度和实战模拟能力有点跟不上需求。
随着咱们的歼20、歼16、歼35等新型战机大量入役,训练需求肯定会大幅增长。现有的教练机体系,在训练强度、频率、实战模拟能力等方面,都有点跟不上节奏了。这时候,双座枭龙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。它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,能模拟真实作战节奏,生产进度也快,而且价格还便宜。
还有一点得注意,这几年我们一直使劲儿推行把训练和作战结合起来的理念,希望教练机在需要的时候能马上变成能打仗的平台。枭龙双座型就能满足这个要求,它能装上霹雳系列导弹这些武器,有一定的空中格斗和拦截敌机的本事。还能进行空中加油,和咱们的运油20配合,模拟跨区调动和远程作战的场景。所以,双座枭龙确实有战时的动员潜力,也符合咱们的要求。
这么看来,采购双座枭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实用、比较务实的选择。但是呢,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,采购枭龙也有不少问题。首先,枭龙是专门为巴基斯坦研发的,是按照巴基斯坦的需求设计的,这并不太符合咱们中国现在装备体系的要求。
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高度的模块化和标准化,所有机种的飞行训练、武器使用、电子系统、维护保障,都需要纳入统一的模式。枭龙这么一个“外来汉”突然加入,适配兼容方面肯定会有问题,需要很长时间进行磨合。
再说说教练10系列,这飞机现在还在不断迭代和升级中,更符合咱们空中力量的发展路径。而且随着产量的增加,成本也会降低。还有一点就是,军队的需求得和航空系统的利益做出适当的平衡。毕竟咱们的飞机厂也需要更多的军方订单来维持和发展。
巴基斯坦向咱们推销双座枭龙,当然有他们的考虑。就算卖不出去,能把这件事儿做起来,也颇有意义。毕竟有经济上的考虑嘛,能卖出去就多一些收入。而且如果一种战机能够被中国接受,那就意味着这种战机相当过硬,这反而衬托出咱们空中力量的强大,相当于给枭龙打了一个很好的广告。
所以啊,就算外媒报道我们做了可行性的研讨,这也不意味着我们一定就会采购。但是做这种讨论、做这种技术研究和研讨,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做法。毕竟多了解了解、多研究,总是没有坏处的。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